80高龄、肺癌晚期
全身多发骨转移
寸步难行、疼痛难寐
手术无效、放疗还有偏瘫风险
还有治疗机会吗?
有!
M6型射波刀给出答案
不用开刀、没有伤口
躺着就能“攻击”肿瘤
以毫米级精度锁定病灶
为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提供可能。
肺癌多发骨转移,治疗有偏瘫风险?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发生远处器官转移。骨骼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可引发骨痛、骨折、高钙血症、神经压迫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治疗是控制骨转移瘤、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大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

检查发现多处转移灶
然而,刘奶奶的情况尤为复杂。她的转移瘤广泛侵蚀胸椎、腰椎、骶椎及骨盆,部分病灶紧邻脊髓这一生命中枢。传统放疗稍有不慎,过量的辐射就可能伤及脊髓,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甚至瘫痪风险。如何在不损伤脊髓等关键神经和器官的前提下消灭转移瘤,成为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大核心优势,破解传统放疗困局
针对这一难题,广东祈福医院放疗中心亮出武器——M6型射波刀。这台搭载先进机械臂的智能放疗机器人,以其卓越的精度和灵活性,为刘奶奶这样的患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
肿瘤“游”到哪,射线“追”到哪
射波刀可捕捉患者每一次呼吸,计算出肿瘤的运动轨迹,不断校准射线的入射角度,全程跟着肿瘤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从25次到3、5次,出手更准,疗程更短
传统放疗从准备到治疗完成大约需要25次左右,而射波刀仅需3-5次治疗,大约一周内就可以完成,过程不痛苦。
适用肺癌人群广
不受肺癌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限制,不受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影响,治疗禁忌症少,尤其适合于不宜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

放疗中心主任刘秋华带领团队为李奶奶量身定制分次策略,仅用3分次照射,对胸椎、腰椎、骶椎及骨盆四大区域同步实施治疗。每次治疗半小时左右,刘奶奶全程清醒地平卧在治疗台上,无需任何麻醉支持。“就像做CT检查,没有任何创伤性操作。”李奶奶在治疗后描述道。更令家属惊喜的是,治疗期间奶奶未出现不适,出院后疼痛缓解,奶奶可摆脱搀扶独立行走,生活质量提升。
“射波刀这种以大剂量、高精度照射肿瘤的治疗方式,为那些无法手术或难以切除病灶的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刘秋华主任介绍,M6型射波刀入驻至今,已帮助众多出现脑转移、骨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赢得更长的缓解期和控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