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反复发作-用药缓解-再次发作”的僵局?11月7日,广东祈福医院举办鼻科学术交流会-慢性鼻窦炎治疗新进展,线上线下近3000人参与,共同探讨鼻科诊疗新方向。

01大咖齐聚,共绘鼻科新蓝图
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简志祥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多年来深耕鼻科领域,史剑波教授的加盟,使学科建设,尤其是鼻科诊疗水平达到新高度,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史剑波教授致辞,感谢医院提供的优秀平台,同时呼吁更多年轻医生加入鼻科领域:“希望今天能碰撞出更多火花,一起攻克鼻科难题!”

02治疗新突破:从组合拳到精准打击
针对患者最关心的“怎么治”,专家们分享了最新治疗方案:史剑波教授提出,慢性鼻窦炎需要“药物+手术+随访”的组合治疗,他强调:“手术不是为了治愈,而是为了更好控制病情”,长期随访管理至关重要。
生物制剂的出现为患者带来新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银妍主任医师介绍,生物制剂能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激素使用和手术需求,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鼻科诊疗模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钦泰教授线上展示了AI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前景。
03精准治疗:从结构重建到系统管理
在临床实践层面,专家们分享了具体治疗策略:耳鼻喉科副主任赖明分享《生物制剂规范化治疗中国意见书》,解答了如何筛选CRSwNP/高复发风险患者的问题。武俊男副主任医师则表示,以筛窦为中心,重塑鼻腔结构,清除骨隔,构建一个通畅的“新窦腔”,有助于引流、促进愈合。孙悦奇教授从系统角度分析,指出鼻息肉是系统性炎症在鼻腔的表现,需要综合治疗。

此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枫虹教授线上解读《2型慢性鼻窦炎的中外意见书》,涂博带来《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历程及案例分享》,任光第、王慧敏、王凯、吉瑛瑛、黄笑娟开展卫星讨论《司普奇拜在CRS伴哮喘治疗中的价值》,让与会者一站式掌握国内外诊疗动态。

从精细化手术,到生物制剂精准治疗,再到AI智能赋能,本次会议全方位展示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新进展。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为医生赋能、为患者探路的务实之举。广东祈福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将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帮助更多患者告别鼻部困扰,重获自由呼吸!若您长期受鼻塞、脓涕、头痛困扰,建议尽早就诊,规范治疗是关键。







0
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