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糖网”,人们第一反应可能与吃的有关,
但在医学上,它是一种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网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黄斑水肿,严重者会引起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落等。
现状:糖网病致盲难治愈,早诊治可改善视力
在我国,糖尿病人群糖网病患病率为23%,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糖网病患病率甚至可高达69.0%~90.0%,超过20年的患病率几乎为100%,而糖网病亦是工作年龄(18-65岁)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他们的失明危险性较常人高25倍。好吓人!
更可怕的是,糖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难道得了糖网病只能乖乖等待黑暗的降临吗?当然不是!糖网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延缓其进展,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糖网病的诊治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激光光凝等。
近日,两位糖网病患者在祈福医院接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一:治疗两个月,右眼从光感恢复到0.6
2019年5月,刘女士再次就诊,查视力右眼仅光感,左眼0.4+,右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无法看清。

祈福医院特聘专家、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孟晶副主任医师考虑出血时间较长,积血未被吸收,建议先进行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然后再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清除玻璃体内的积血。于是,刘女士住院进行了玻璃体腔注药,并进行了“右眼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视网膜病损激光术”。术后3天复查视力,右眼0.1。

术后1月,刘女士再次复查视力:右眼0.5,视力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视力,控制病情进展,孟晶建议她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以明确血管渗漏及缺血灶,然后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双眼可见散在微血管瘤及晚期见荧光渗漏。
造影检查后,祈福医院特聘专家、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日佳副主任医师根据刘女士病情,先后为刘女士3次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现刘女士视力:右眼0.6,左眼0.4。视力恢复稳定。

案例二:治疗1个半月,左眼从0.25恢复到1.0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增殖前期,左眼重度非增殖期)。


根据造影结果,张日佳副主任医师建议何先生先进行双眼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2周后再做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何先生在玻璃体注药1周后复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恢复至0.7-,左眼视力明显提高。双眼黄斑水肿明显消退。7月28日,在做完两次激光光凝治疗2周后复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1.0。左眼视力基本正常。

及时激光治疗防失明,但非一次了事
张日佳提醒,糖网病黄斑水肿及视网膜有新生血管时,最好采用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及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是糖网病患者视力的保护神!若及时进行激光治疗,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避免患者落到失明的地步。
她强调,糖网病激光治疗绝不是打1次或几次就了事的,在定期复查的过程中可能随时要进行激光治疗。至于如何进行激光治疗,何时进行激光治疗,要听从医师建议。一般来说,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会分3~4次做完,一次不能打的太多,以免引起水肿加重。
若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玻璃体出血不能吸收,或视网膜有增殖膜增生,甚至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但糖网病一旦发展到增殖后期时,手术的疗效一般并不理想。所以,张日佳副主任医师再次强调:糖网病患者一定要密切复查、随诊,早期治疗。
专家介绍

孟晶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资深专家
祈福医院特聘专家
熟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及黄斑疾病、糖尿病性眼底疾病诊治、眼底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及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眼科学专著4本。

张日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资深专家
祈福医院特聘专家
毕业于德国柏林夏洛特医学院,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在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及视神经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激光治疗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参与、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眼科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