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乳腺外科界的金字塔尖手术
10月底,58岁的张女士因右乳缺损来到广东祈福医院乳腺外科进行检查、治疗,经详细询问病史后,黄静吟主治医生了解到张女士5年前因患乳腺癌,在外院进行右乳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进行了规范的综合治疗。目前病情平稳,定期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迹象,达到临床治愈。经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张女士已具备乳癌术后乳房再造的条件。
张女士对重建乳房的意愿强烈,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乳腺外科彭秀凡主任团队决定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扬滨教授团队,为张女士实施极具挑战性的手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DIEP)。
DIEP被称为乳腺整形界的金字塔尖手术,手术需将带血管蒂的下腹部皮肤连同皮下脂肪瓣,转移到胸部,重建一个新的乳房。难点在于移植皮瓣循环系统的重建(胸壁血管与皮瓣血管的吻合),难度高、风险大,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全程高能
13个小时完成精准高难度DIEP
经过术前全面检查和周详准备后,许扬滨教授团队和彭秀凡主任团队严阵以待。在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团队兵分两路,一路完成下腹皮瓣的游离,需要分离出腹壁下血管进入皮瓣的细小穿支,做好移植皮瓣的准备。另一路则负责胸壁受区的准备。经过13个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团队默契十足,成功完成了2条动脉及3条静脉的显微外科下吻合术,5条血管全部通畅满意!重塑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乳房。与健侧乳房相比,大小、外观、形态、轮廓等方面基本对称,达到了塑形的要求,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一箭双雕
取“肉肉”填“乳房”重塑“小蛮腰”
彭秀凡主任术后介绍,像张女士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腹部脂肪层厚实、弹性好,是自身组织乳房再造最好的“材料”,通过皮瓣再造形成的乳房来源于自体组织,触感和真的一样,一旦成功,不会发生排斥反应。同时,患者在术后不再小腹隆起,身材匀称,重塑了“小蛮腰”,可谓“一箭双雕”。此外,DIEP对腹部肌肉损伤较小,恢复快,不导致腹壁薄弱,可正常进行健康运动。手术切口在下腹部较低位置,通常被衣物遮挡住,不影响美观。这种乳房重建方法,既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更能增强患者生活的信心及对生活的热爱,让缺失的美丽重新绽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术后,乳腺外科护理团队严密观察张女士的生命体征,皮瓣颜色、温度、血液回流情况。经过精心护理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张女士看着自己的右胸又“挺”起来了,她开心地说道:“新乳房感觉特别好、很舒服,现在腹部也平坦了,真是一举两得。”
攀越巅峰,再创辉煌!在20周年庆之际,广东祈福医院成功开展首例DIEP乳房再造术,是对该学科高精尖临床专业技能上的一次挑战和突破,它不仅能帮助女性患者恢复身体的曲线美,再次拥有自信,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在乳房重建、整形修复等领域向前迈了一大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技术,让更多的患者能够获益于这一高端技术,为乳腺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指导医生

彭秀凡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胸肺乳腺外科主任
肺结节专病门诊医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外科工作近30年,熟悉胸外科各种疾病诊治,擅长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对胸部巨大肿瘤及局部晚期肿瘤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广东省内较早开展并熟练掌握胸腔镜微创手术(占个人总手术量70%)。开展胸部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重建研究10余年,用生物材料对胸壁、心包及膈肌等进行重建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参与广东省行业协会对胸部外伤及自发性气胸诊治规范的专家共识定稿,对胸外伤、胸壁畸形及手汗症的诊治形成技术特色。
获广东省基金3项,参与广东省重大课题研究1项,参编专著3本,发表论文10余篇。
温馨提醒: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文章来源:39健康网,番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