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金鱼眼”
我的舞蹈梦想还能继续吗
14岁的小婷(化名)原本是个漂亮开朗的女孩,成绩优秀,热爱舞蹈,喜欢在舞台上尽情地挥洒自我。然而,从2021年2月份开始,她发现自己左眼肿胀,眼球向上运动受阻,眼球向外严重突出,就像一只“金鱼眼”,两个眼睛上下不对称,同时眼鼻中间有明显凸块,让她面部看起来十分怪异。
母亲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小婷的问题涉及鼻科、眼科两大领域!左眼和鼻子间竟长了个巨大骨瘤,且骨瘤毗邻眼眶、鼻窦、颅底,周围都是重要的神经、血管,处理不好可能引起颅内感染、出血、视物改变甚至失明等。面对巨大的手术风险,当地医院从小婷鼻子进去切除一小部分瘤子后只能暂停手术。
千里求医
幸遇耳鼻喉科领域名医
小婷的问题并没得到根本性解决,眼球依然凸出,别说上台表演,就连日常出门都害怕大家异样的眼神,不得不暂停学业及舞蹈,瘤子犹如压在她心里的一座山,让她郁郁寡欢。 全家人四处查询打听鼻眼相关领域的专家,终在好大夫互联网平台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副院长兼鼻科主任、广东祈福医院特聘专家史剑波教授。史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鼻眼相关外科专家之一,在好大夫互联网平台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母女俩犹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即日便从贵州遵义奔赴千里之外的广州。

术前三维CT可见巨大骨瘤
史剑波教授热心接诊了小婷,考虑到她还要上学,决定尽快安排手术。术前针对如何安全摘瘤又能避免或降低颅脑、眼部的副损伤的问题与卢蓉教团队多次会诊,并组织科内病历讨论,制定出完善的治疗计划。
名专家强强联合
既保住珠子又拆除瘤子
就诊第三天,史剑波教授便带领助手赖明主治医师与卢蓉教授团队协同开展手术,史教授从鼻子里面手术,卢蓉教授从眼睛外面打开分离肿瘤,内外联合,最终将这颗又大又硬的瘤子从眼眶里取出。手中既无大出血,也没有造成颅脑、眼睛的重大损伤,保护了小婷的视力,最后再由赖明医生采用了美容缝合线缝合创口,减轻少女脸部疤痕。
切出骨瘤达4×3厘米
术后一周,小婷眼睛不再凸出,眼球也可以自由活动,CT复查无残留,达到出院标准,小婷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妈妈欣慰表示:“这个病从年头看到年尾,现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手术效果比我们预想的好很多,真的非常感激史教授团队和卢教授团队。”

术后三维CT可见骨瘤已完成切除

术前术后对比:肿瘤全切,眼球回纳眶内

术后第三天、术后半个月

母女俩送上锦旗以表感谢
多学科强强联合
减少患者风险及创伤
长久以来,鼻眼相关、鼻颅底沟通疾病的手术治疗一直困扰着耳鼻喉科及眼科、神经外科医生,单纯依靠一个人、一个科室很难做到病变的彻底切除。因此多学科联合需求就显得相当迫切,但这种多学科合作手术目前在很多医院无法开展,因其对医生团队的经验、跨学科的配合以及手术设备条件都要求非常高。
近年来,广东祈福医院耳鼻喉科在史剑波教授的牵头引领下,致力于开创多学科合作模式,多次邀请国内顶尖鼻颅底外科、眼科医生前来医院手术演示、会议授课等。包括北京同仁医院的周兵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的张秋航教授、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的余洪猛教授和孙希才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蒋卫红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吴文灿院长、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卢蓉教授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医院也培养了一批年轻优秀的耳鼻喉医生、临床护士,为广大患者术前准备宣教、术后复查随访提供优质的服务。
本文指导医生

史剑波
特聘专家、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副院长、鼻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常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及鼻科编审组副组长,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双聘教授,中山大学名医,岭南名 医,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医,鼻内镜外科全国Top10 Dr.
师从沈雪荣教授(著名耳科专家)、徐锦堂教授(著名眼科专家)、许庚教授(鼻内镜外科创始人),是国内最早从事鼻内镜外科临床研究的鼻科专家之一,著名鼻内镜鼻窦、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专家,至今已经独立完成鼻内镜外科手术8000余例,在难治性鼻窦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颅底肿瘤、视神经损伤、眶内高压、慢性泪囊炎、眶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文章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