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目前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但对于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弥漫大 B 细胞型淋巴瘤(DLBCL)而言,仍有近半数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或难治。" 港澳药械通 " 首个治疗淋巴瘤创新药坦昔妥单抗近日落地广东,为高龄、体虚或因并发症不适合大剂量化疗或移植的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转机。
12 月 15 日,由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主办、广东祈福医院承办的 2023 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论坛暨坦昔妥单抗港澳药械通首批应用启动会在广东祈福医院举行。来自 22 家医院的 25 名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淋巴瘤诊疗现状、治疗目标、治疗方案选择、适用患者类型、潜在应用场景、未来研究方向等话题进行探讨。
部分淋巴瘤患者面临治疗困境
" 淋巴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近年来的治疗效果是不错的,有 60% — 70% 的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可以说基本上根治了,但仍有 30% 左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好。"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据了解,淋巴瘤有 100 多种亚型,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是常见的亚型之一。统计数据显示,40%-50% 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难治。不同于初治患者有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复发 / 难治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尚在摸索中前进。

" 复发 " 复发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会面临治疗困境,二线治疗方案多会选用靶向药 + 化疗,由于化疗毒性相对比较强的,患者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一些身体比较弱的患者或老年患者无法耐受,加之化疗有效率也不是很高(完全缓解率 20% 左右),患者有可能会人财两空,我们对此也感到非常痛心。" 广东祈福医院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蔡绮纯说。

创新药给高龄、体虚患者带来治疗转机
" 港澳药械通的实施,让创新药物触手可及。坦昔妥单抗成功引入,为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低毒高效的治疗选择。" 蔡绮纯介绍,广东祈福医院获批引入创新药坦昔妥单抗,这是该药物首次通过 " 港澳药械通 " 引进内地。据了解,该款药物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以及香港卫生署批准与来那度胺联合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 / 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文瑜教授介绍,CD19 是 B 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关键靶点,坦昔妥单抗作为一种靶向 CD19 的攻击型药物,可以理解为高版本、增强型的 " 武器 "。其联合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物来那度胺形成无化疗方案,是一个创新性的成功探索。5 年随访临床数据也显示,有效率 57.5%,完全缓解率 41.3% ,与 3 年分析基本一致,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高龄、体虚或因并发症不适合大剂量化疗或移植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转机。
积累临床数据助力找到 " 中国方案 "
坦昔妥单抗通过 " 港澳药械通 " 引进内地,其意义不仅仅是内地淋巴瘤患者能相对更早应用上国际创新药物。黄慧强教授表示," 港澳药械通 " 政策下,内地获得、应用国际创新药物的速度不断提升,这将很好地积累中国患者的临床应用数据和经验,有助于找到合适我国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便为药物后续在更广范围内使用、服务、造福更多患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主任认为," 港澳药械通 " 新药引进落地后,在应用上应严格遵循适应证使用,做好安全性管理。通过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为国家更大范围引进药物提供证据支持,从而推动满足患者的药物需求,这应该是 " 港澳药械通 " 指定医疗机构该担当的责任。
文|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潘晓敏
图|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