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mini.eastday.com/a/200325072426397.html
3月19日,广东祈福医院胸痛团队身穿近30斤铅衣并在三级防护下,为一名生命危殆的急性心梗患者执行急诊介入手术,19分钟成功挽回生命。急性心梗不可被疫情耽误,该医院胸痛中心团队争分夺秒为心梗患者开通生命“补给线”。
据悉,因来不及完全排除新冠,该急诊手术以疑似病例标准进行防护,患者术后收入隔离病房,随后核酸筛查呈阴性、CT无肺炎症状,排除新冠,目前恢复情况良好。目前,祈福医院急诊和非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已全面恢复。
急性心梗?
三级防护+30斤铅衣,19分钟开通闭塞血管
3月19日中午12点左右,一名51岁男子从大石医院转入祈福医院急诊,已并发休克及恶性心律失常。做好二级防护的急诊科医护人员一边安排抢救,一边严格进行新冠肺炎排查。经评估,患者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专家共识建议疫情期间优先考虑溶栓治疗,但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危在旦夕,急诊科卢勇主任和心内科杨秦南副主任两专家决定:必须立即行急诊介入手术。
疫情期间,医院严格把好急诊手术关口,对于急危重症者一律按照疑似病例进行防护,全力积极抢救。当日,手术人员及导管室按三级防护标准准备,并将患者最快速度按规定路线转运至心导管室。
由于患者紧急手术,未来得及排除新冠肺炎,术后根据诊疗规范,按规定路线被转移至心内科隔离病房继续抢救治疗并进行核酸筛查,当晚咽拭子结果呈阴性、CT显示无肺炎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顺利转入CCU接受后续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两手准备!
加急排查新冠感染,有条不紊完成心脏介入
除了上述急性病例,该院心内科近日也完成了一例做好预案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3月17日清晨6点左右,一名家住钟村的67岁老先生突发胸闷不止,直飚冷汗,自觉情况不妙,立即前往最近的祈福医院急诊就医。急诊分诊人员初步排除了老先生发热、咳嗽及流行病史可能,接诊医生了解病情后立即启动新冠疫情防治期间胸痛救治流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心肌标记物检查,并安排核酸及CT检查。心内科余庆璇医师赶来会诊,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随即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和扩冠等药物、卧床休息、吸氧等缓解治疗,老先生的胸闷痛症状有所改善,被收入心内科隔离病房治疗观察。
患者急诊入院1小时后,CT检查显示没有肺炎症状。尽管老先生病情有所缓解,万一心梗再次发作,也是凶险万分,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医护团队加急行核酸筛查,3小时后咽拭子结果出具,也呈阴性,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
当天下午15时,老先生再次胸闷发作,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所幸医护团队做好了准备,林朴卿副主任和余庆璇医师按常规防护为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诊疗,仅用半小时解除危机,老先生胸闷症状明显改善,3月23日已顺利康复出院。

祈福医院急诊和非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已全面恢复
目前,祈福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已恢复日常诊疗。
该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主任洪长江表示,疫情期间心血管专家共识建议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首选溶栓治疗方案,但溶栓再通率及疗效比不上急诊介入手术,为此医院胸痛中心按国家要求制定了详细、规范、实用的流程,按患者病情轻重,首先排查新冠肺炎,再按流程优选最佳治疗方案。
洪长江还提醒,心血管疾病在疫情防控期间仍然处于高发态势,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并不会因为居家隔离而减少,若发生胸闷、胸痛、气促不止等急性症状,考虑是心肌梗塞可能,切不可因疫情而延误就诊,应立即拨打120胸痛中心就诊电话,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