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吴老伯怎么也没想到
腹膜后脂肪肉瘤犹如火苗
“春风吹又生”
这一次竟转移到肺部……
广东祈福医院
胸肺乳腺外科彭秀凡主任快速决策
成功切除多次复发且疑难的
脂肪肉瘤肺转移!
3年复发2次!
如何摘除“疯长”的脂肪肉瘤?
2020年,吴老伯在香港查出右侧腹膜后有一个肿瘤占位,在腹腔镜下实施腹膜后脂肪肉瘤及右肾切除术;两年后,吴老伯的肿瘤复发了,经打听来到广东祈福医院,找到副院长简志祥教授,在普外科进行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
谁料,上个月他在澳门体检时发现左上肺占位性变,考虑原发肺癌或者转移瘤,由于吴老伯年龄大,肾功能较差且只剩下一个肾脏,被告知生存时间只1年左右。心急的吴老伯再次找到简志祥教授,随后转入胸肺乳腺外科诊治。
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继发性肺结核、多发纤维增殖及钙化灶。

吴老伯胸部CT检查图
全身PET-CT检查:左肺上叶多发斑片、条索及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状钙化灶,代谢增高,首先考虑结核增殖灶;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代谢未见增高,考虑炎性结节。
吴老伯的肺部肿瘤在影像学上没有典型的恶性肿瘤征象,通过详细的病史及检查资料分析,胸外科彭秀凡主任立马提高警觉,不像是简单的肺结核、应该考虑脂肪肉瘤肺转移。“脂肪肉瘤是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肉易获得完整切除,但较大的肉瘤仍存在很高的复发和转移,尤其易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彭秀凡主任说,相关文献报道复发转移率高达49%~88%,复发中位时间为1.3年。
脂肪肉瘤转移到肺了该怎么办
医生微创手术解难题!
彭秀凡主任团队首先为吴老伯行左上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和病史,符合脂肪肉瘤肺转移。肉瘤对放疗、化疗一般不敏感,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不成熟。

彭秀凡过往手术图
再次手术的风险很大,主要因为患者年龄大,单肾并肾功能不全,如果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灌注不良,患者术后康复困难。经与家人充分沟通,5天后,彭秀凡主任团队迎难而上,在全麻胸腔镜下,为吴老伯的肿瘤进行微创切除术。手术仅用一个3cm的单孔成功切除病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第二天,吴老伯可拔除尿管、下床活动,医护团队还采用中西结合的护理方式,比如热罨包、穴位贴敷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主管医师毛丽烨主治医师指出:脂肪肉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复发转移性肉瘤,可再次或多次手术,就像反复“挖土豆”一样,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术后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指导医生

彭秀凡
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所属科室:胸肺乳腺外科(含肺结节专病)
肺结节专病门诊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学会胸外科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部创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会乳腺肿瘤分会委员。
从事胸部外科工作30余年,擅长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及纵隔肿瘤等胸部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及肺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对胸部巨大肿瘤及局部晚期肿瘤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广东省内首批开展胸腔镜技术专家,胸腔镜微创手术占总手术70%以上;在胸壁、心包及膈肌等胸部组织器官的修复重建和重建材料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获广东省基金3项,参与广东省重大课题研究1项,参编专著3本,发表论文10余篇。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周六(上午)

毛丽烨
主治医师
所属科室:胸肺乳腺外科(含肺结节专病)
毕业于长沙医学院临床专业,从事普外科、胸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乳腺疾病、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乳腺肿物的微创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术后综合治疗、乳腺炎及乳腺增生的诊治经验丰富。
参与广东省、广州市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12月14日、17日、21日...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编辑:戴敏
审核:毛丽烨、彭秀凡、邓恒、鲍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