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life.southcn.com/g/2019-11/28/content_189652825.htm
南方网讯(记者/张俊伟)62岁李伯种田后莫名腰痛、怕冷和干咳,没几天竟恶化到呼吸衰竭,来势汹汹的病情还没查明原因,一日之内肺、肾、肝等多个器官接连衰竭,濒临死亡。
究竟是什么病如此凶险?
62岁老伯种田后畏寒干咳,突发呼吸衰竭
62岁的李伯平素身体健康,在四会乡下安居乐业,养鸡、种田,不亦乐乎。10月底,李伯在田间割了几天稻谷,又上山摘了几天茶籽后,开始感觉腰痛,原以为只是过于劳累,但歇了好几天也未见缓解。子女十分不放心,于是把他接来广州照顾,当晚李伯出现畏寒不适、干咳的症状。
11月11日,家人将李伯带来祈福医院就诊,此时李伯已出现呼吸急促,随即被收入呼吸内科住院病房,检查显示李伯双肺病变严重以及发生严重的感染和黄疸。当晚夜里,李伯出现呼吸衰竭,被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接受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第二天,尽管使用了呼吸机和纯氧,李伯的血氧饱和度仍持续下降至90%以下,休克症状亦愈发严重,尿量减少、黄疸加重,常规治疗难以维持李伯的生命,情况危急!
第三天,李伯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伤加重,化验黄疸指标蹿升至正常值上限的20倍。考虑到李伯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脏功能的储备下降,ICU团队为李伯实施了持续肾脏替代(CRRT)和两次人工肝治疗。
第五天,李伯有好转的苗头,逐渐撤离升压药物。
第八天,李伯顺利撤离呼吸机,可以和家人开口说话了。
第九天,11月19日,李伯撤离ECMO,肝肾功能基本恢复,彻底脱离了生命危险!
化验结果为阴性仍不放弃!两大专科携手,循证追凶
那么,究竟是什么病如此凶险?李伯刚收入呼吸内科住院时,细致的医护人员发现其腰部皮肤有一处焦痂,结合发热、野外劳作史以及不典型的肺部CT表现,呼吸内科陈小容主任怀疑是“恙虫病”,予以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并抽血化验检查,化验结果为:阴性。

据了解,血清抗体产生往往存在滞后,因此,在“恙虫病”初期,常规实验室检查不够敏感,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并未因“阴性”二字就彻底排除“恙虫病”可能。
基因检测则能为不典型病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ICU林创明医生分别留取了李伯的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标本,求助目前最前沿的精准诊断技术——高通量基因测序,果然,在两份标本中都发现了恙虫病东方体的核酸序列,“凶手”——恙虫病东方体(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终于现行!
林创明医生认为,李伯可能在野外劳作时被恙虫叮咬腰部,寄生于恙虫体内的“立克次体”趁机进入李伯体内繁殖,造成全身广泛的小血管受损,引发呼吸、循环和肝肾脏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导致李伯在鬼门关口走了一回。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广东大部分地区有散发,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容易发生感染。
被恙螨叮咬后,皮肤先有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继而形成水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恙虫病严重可造成患者全身小血管炎,导致器官充血、水肿、细胞变性甚至坏死。由于全身的小血管广泛受损,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甚至致死。
恙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野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丛坐卧,减少皮肤裸露面积,涂擦驱虫药水,谨防蚊虫叮咬。恙虫病的潜伏期6~21天,若有野外停留或蚊虫叮咬史,在腋下、后背等隐秘位置出现淡粉色溃疡然后变成焦痂,出现持续性高烧、淋巴结肿大,就要特别小心,提早就医,并提醒医师是否有罹患恙虫病的可能性。(供图:祈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