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钙能预防骨折吗?
答:不能。钙补充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这充分说明其重要性。钙对骨骼健康虽然是有益的,但降低骨折危险的作用是微弱的,因此单纯补钙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唯一和全部措施,而是基础措施之一,同时还应当注重营养、锻炼、接触阳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有明确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或已经是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除补钙外,需要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治疗骨质疏松补钙越多越好吗?
答:过度补钙反而带来其他危害。
钙不仅是维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参与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尽管单纯补充钙剂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全部措施,但的确是重要的基础措施。因此,钙不能不补,也不能滥补,不是越多越好,科学合理地选择钙剂和补充钙剂,才能真正地做到既安全又受益。
对特殊群体,参考我国钙的每日供给量标准计算:每日补充钙量=钙推荐供给量-每日膳食钙量。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不同剂型的钙剂,对儿童、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补钙,应同时予以适量维生素D。
补钙过度会产生结石
答:确实如此。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人体是一台精密的机器,能自动调节钙需要量,把钙运送到骨骼中。若钙补得过量超过了血液的溶解能力,便会在其他组织中沉积,有加重动脉硬化的可能,还可引起胃结石、胆结石、肾及尿路结石等许多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损害,危害老人健康。
有结石产生能不能继续补钙?
答:应遵医嘱。
有人认为患结石病不能补钙,这是比较陈旧的认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主要在于饮食中的草酸盐,预防结石应以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为主,钙是次要的。
所以,患有骨质疏松的人还是应遵医嘱补钙,不补或者多补都是不正确的,定量补充,持之以恒,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单纯补钙就能抑制骨质疏松吗?
答:不能。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我每天都在喝牛奶,吃钙片,为什么还是得了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的形成,是体内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营养、运动、遗传、内分泌因素等等。另外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好坏,饮食结构的合理与否,血液循环的畅通等等,都是骨质疏松形成的因素。
因此,补钙固然重要,但补钙的同时要有其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D及镁、铜、锰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入,还要适当应用抑制骨丢失的药物,单纯补钙不能纠正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