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患了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来讲,自行购买和服用各种补钙产品也成了家常便饭,但即便这样不少老人仍然会发生骨折。
广东祈福医院治未病科老年病专家李跃华主任表示,钙与骨骼健康有密切关系,严重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措施。但目前市面上的钙制剂较多,钙源及含量各不相同,自行购买的产品未必适合自己,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钙。
严重缺钙可致骨质疏松
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全身99%的钙贮存在骨骼与牙齿中,组成身体最坚硬的部分,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并且促进骨矿化,而骨骼作为贮钙的主要场所又承担着维持血钙浓度稳定的重任。所以,钙与骨骼健康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
严重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这已是公认的为不可质疑的科学事实。大量观察性研究和随机的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和发生摔倒的危险。目前对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地位基本达到国际共识,即对摄钙不足的人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有益的,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补钙的作用是什么?
补钙的目的是补充骨骼所需钙,其主要作用有: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管壁致密度,使渗出液减少;②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③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④与镁高于有拮抗作用,可用作镁中毒时的解毒剂;⑤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成形;⑥钙离子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参与血液凝固等作用。钙制剂不论哪种都不能完全吸收,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等。
如何选用钙制剂?
1.以元素钙含量来衡量钙剂真正的钙含量。钙源不同,元素钙的含量差异很大,应了解其实际的元素钙含量,按每天服600mg元素钙为基础剂量计算。
2.必须含适量的维生素D。老年人户外活动少,进食少,皮肤制造维生素D能力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所以老年人尤其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3.慎重选择钙源。以牡蛎壳、扇贝壳等为原料的钙剂,因近年的海水污染,可导致铅、砷等含量升高,长期服用,会引起慢性重金属中毒;来源自石材的活性钙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水溶后呈强碱性,刺激肠胃,而且大量服用有发生碱中毒的危险。
怎样正确服钙制剂?
1.空腹服用。服用钙剂应该在距两顿饭之间2小时以上,以避免与食物中的草酸形成不能被吸收的结晶物,比如草酸钙等。
2.晚9~10点补钙最佳。因为人体的生理性血钙降低是在凌晨2~3点,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就会在这个时间觉得浑身发软不适而醒过来,起床活动后因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得血钙水平增高,而后症状就缓解了。因此晚夜间9~10点补钙有助于补充凌晨的生理性低血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