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顾虑:吃的是否正确。他们担心营养过度,促进肿瘤长大或者某些食物会引起肿瘤复发。更有甚者,希望通过减少饮食,或者饥饿疗法去饿死肿瘤,殊不知这些错误的认识反而影响了自身的健康,不利于术后恢复及后续治疗的免疫支撑。
广东祈福医院营养科专家指出,临床上常遇见肿瘤病人因受“迷信补品”、“偏信偏食”、“饥饿不食”等错误观点的误导,担心越吃越错,不敢吃,最终影响到疾病的康复。现在就来看看那些困扰着肿瘤病人的误区。
误区一、肿瘤长太快,那就饿死它
某些肿瘤病人由于迷信饥饿疗法,希望通过饥饿去饿死肿瘤。广东祈福医院营养科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没有科学依据。机体没有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却仍然会与正常细胞分食营养,这样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使机体失去抵抗力,从而向肿瘤“投降”,营养不良的情况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预后效果差、生活质量不高、影响生存期。专家指出,营养治疗在肿瘤病人治疗中非常必要。误区二、“补品”能治疗肿瘤
肿瘤病人由于对营养的认识不足,加上社会上商业操作,患者总是迷信像灵芝、燕窝、人参、冬虫夏草等高档补品,认为多食用可以治疗癌症。专家解释,补品贵重,但不见得是万能食品。肿瘤病人首先要保证日常饮食中的基础营养,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服用补品也最好咨询一下营养科医生。因为像燕窝这类补品,在蛋白质方面的营养价值还不如大豆、各种肉类,而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植物性雌激素还可有效抑制部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三、发物应忌口
盲目忌口,偏食是临床上肿瘤病人常见的一个营养误区。有的病人认为“鸭肉、鹅肉、鱼类、蛋类”是发物,坚决忌口。其实,这些食物的蛋白质来源比植物蛋白更加均衡、全面。研究发现,肿瘤病人蛋白质的增加能提高病人的体能,延长生存时间。因此,对于完全素食的肿瘤病人来说,建议荤素搭配营养饮食。可以增加植物蛋白质,提高白肉比例,减少红肉的摄入。实际上,动物都有红白肉,只是比例不同。简单来分就是,像鱼类、鸡、鸭、鹅可以多食用,而猪、牛、羊、马等红肉就应减少摄入。
所谓病从口入,食物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防癌,亦能致癌。祈福医院营养科专家表示,患者营养的好坏决定着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如果肿瘤患者机体内环境调整好了,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的作用。这就包括补充机体缺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而令人欣喜的是,祈福医院营养科除了在营养疗法治疗肿瘤方面显示出特别的优势之外,科室还研究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局部射频热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尤其是对肺鳞癌较为敏感,能缩小甚至消除肿瘤。而所使用的大剂量维生素并非大家日常所食用的维生素C片,而是一种经脉滴注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法安全、无创、患者耐受性良好。
目前,广东祈福医院正招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该研究的II期临床试验,筛选合格的患者将可免费参加价值5万元的科研治疗。如果您身边有符合条件的亲朋好友,请为他点亮生命的一线希望之光。
联系人:区俊文 联系电话:020-84518222转8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