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草长莺飞,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正是草木生长萌芽期,自然界阳气升发,生机勃勃,人体阳气也随之上升,易搅动肝内蓄积的内热,导致肝气亢盛,有些人会出现情绪急躁、双目赤红等症状。
祈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跃华教授说,春宜养阳,重在养肝。春季由于肝气旺盛,易发高血压、痔疮等常见非感染性疾病。此时可食用简单易做的菊花粥。
材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菊花,一直深受古代医家的喜爱。《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凉,具有疏散风热、宣通肺气、平肝明目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菊花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降低血压。临床上也用菊花来防治冠心病。故菊花粥可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
中老年人春季多喝此粥,不仅可防治风热头痛、肝火目赤、眩晕耳鸣,还能使人肢体轻松、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指导专家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肌肉与骨骼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老年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痴呆等;治未病:健康体检、养生咨询、穴位敷贴、保健茶饮、药膳食疗、中药干预等;神志病:失眠、焦虑症、焦虑状态、抑郁症、抑郁状态等。
曾荣获:研制国家新药“疏筋通络颗粒”国药证字:Z20050627;2015中国药学发展奖骨质疏松学科贡献奖;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原发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骨折关系研究”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 5000。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专著10部。
科室电话:020-84518222转5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