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

然而,对于天天戴着“面具脸”的帕金森患者来说:想微笑面对生活真的不容易。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多数患者“怕见人”,抑郁寂寞
祈福医院神经内科张中平主任说,由于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变得含糊不清,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面具脸)……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因此“怕见人”。
研究表明,约八成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患病对其工作和社会交往妨碍较大;约七成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之后感到心情抑郁、孤单寂寞。
导致抑郁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源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诱发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关,而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
无法治愈,但锻炼、康复可延缓发展
张中平主任说,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如果有人说可以彻底治愈帕金森病,肯定是骗人的,切莫上当受骗。

康复治疗不可或缺,应伴随终生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前任主任、祈福医院康复中心学科带头人燕铁斌教授说:“对帕金森病人而言,康复训练应该伴随终生。患者如果能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且训练规范、到位,可以延长帕金森药物的‘蜜月期’,相应减少药量,推迟运动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延缓疾病的进展,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